那曲市采取了多种举措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,具体如下:开展帮扶行动与拓展销售渠道:深入开展“万企兴万村”助力乡村振兴行动,引导工商联会员企业通过产业帮扶、消费帮扶、公益帮扶等方式增加农牧民收入,确保全年帮扶资金达到2000万元。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入驻“832”平台,鼓励预算单位和工会组织采购相关企业农副产品,倡议对口援藏省市和央企优先采购脱贫地区产品,拓宽区外销售渠道。增加工资性收入: 抓就业:推进“就业帮扶车间”认定和“雨露计划+”,加大农牧民组织化转移就业力度。借助政府和社会投资项目建设,带动农牧民转移就业3.06万人,实现劳务收入3.29亿元;依托高原特色农牧等产业,促成2万人就业,创造劳务收入2.3亿元;通过多种就业方式,实现4400人就业,劳务收入达到7100万元,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6.5万名农牧民转移就业任务和7.3亿元劳务收入目标。 抓项目:制定2025年推广以工代赈项目清单,在重点工程项目、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模式,建设好20个专项以工代赈项目,将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劳务报酬发放比例提高至下达资金的30%。壮大村集体经济:实施28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,总投资1960万元,组织1205人参加村级财会人员培训,加强农村集体收入动态监测,确保年度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.3亿元目标。强化就业服务与培训: 确保就业有速度:年初分解农牧民转移就业目标任务至各县(区),与区内外优质企业、大型工地对接,储备岗位资源,开展多样招聘活动。 确保培训有广度:灵活运用集中培训、送技下乡等方式,针对建筑、餐饮、家政服务等行业开展技能培训,提高农牧民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。 规范劳务派遣:发挥好全市14家劳务派遣机构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及基层平台专干职能作用,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的监管。 确保就业帮扶持续性:搭建供需平台,线上发布岗位信息,高频举办招聘会,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。落实扶持政策与保障:全力落实就业补贴、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兑现工作,建立专门工作小组,简化办事流程。加强对外出务工农牧民的跟踪服务,定期回访,协调解决困难问题。严格执行政策性补贴:严格执行草原生态补助奖励、村干部报酬、双联户长、生态岗位、科技特派员等43项政策性补贴,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“一卡通”管理,深化金融保险助农服务。
|
|